区政府区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劳动就业

本市办“招聘大集”助农民转移就业 山区农民“零门槛”入职

来源:北京日报 | 发布日期:2017-08-14

  原标题:为支持生态涵养区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本市办“招聘大集”助农民转移就业 山区农民“零门槛”入职 

  郊区农民好赶集,可“招聘大集”对于密云区溪翁庄村村民张银凤来说,还是头一回。

  近日,顶着毒辣的太阳,当一脸茫然的张银凤迈进了密云区职业学校体育馆的大门,京东、SMC、天福号等100家企业的展位前已经聚集了来自十里八村的村民,有的拖儿带女,有的还拎着菜篮子。

  “从没上过班。”她有些不好意思,油亮的脸上泛上一片红晕。她说,多年来一直靠当保安的丈夫养家,自己在家靠卖土鸡蛋卖山货补贴家用。

  虽然此次招聘大集是为了满足密云生态涵养区居民转岗就业和农村居民转移就业而“定制”的,招聘岗位学历要求多是初中“起步”、年龄要求较宽、技能水平要求也不高,但走了几个展位后张银凤更加窘迫,“咱啥也不会,能干啥呀?”

  “免费培训,保证上岗……”爱侬家政服务公司一名工作人员的吆喝声吸引了张银凤。“我能参加不,已经46岁了,可没干过家政。”“免费食宿、免费培训,合格后颁发国家认证的专业资格证书,然后再根据特长分到各分公司安排上岗。”工作人员的解释让张银凤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了保底儿的,底气也足了。”

  作为北京地域面积最大的区,密云全区超56%的人口为农业户籍人口;而劳动年龄内的农业户籍人口中,超64%在一产、二产就业。按照相关要求,近年来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规模养殖业已全部关闭并退出;库区155米高程以下也停止了一切生产经营行为,实施封闭管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功能疏解、禁限产业目录扩容,原本像张银凤一样靠着“押宝地”或者靠养殖业生存的村民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本市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取得新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要实现新提高。“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健全多元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生态涵养区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此与相关部门联手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增收机制,精准帮扶低收入村和低收入农户,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就业是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没工作?政府“送岗下乡”;零技能?政府掏钱提供免费培训。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经出台了《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管理办法》,各区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政策。密云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魏玉清介绍,该区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失业登记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的本地城乡“4050”人员、残疾人员、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劳动力、“纯农就业家庭”劳动力等群体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可申请享受最长不超过三年的岗位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元;招用密云本地城乡劳动力多的,还有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奖励。下一步,还将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些本地的特色工种纳入到免费培训和补贴范围,以提高培训和补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就业。

  “这样的大集还将继续开下去。”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本市还将围绕副中心建设、新机场地区等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一地一策”,为就业受重大建设影响的劳动者提供重点就业帮扶。(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