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和全国信用教育联盟(筹)(57所高校)及二十多家全国性社会团体等共同举办的年度学术盛会“第十四届(2018)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来自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北京大学的领导,以及全国城市信用主管部门、全国信用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全国各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信用理论和实践探索,推动我国城市信用建设、信用教育发展和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信用理论和实践探索”。
论坛主题报告“2017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回顾与2018年展望”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体工作全面部署,一些重点领域工作已向纵深开展。主要体现在:“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和信用惩戒机制,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证监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提升科技化执法水平,税务部门树立信用管理等现代化税收管理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劳动用工、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注意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未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应加强制度整体设计和统筹,厘清“信用服务”概念边界,培育新型信用服务市场,以群众需要为指引,创新社会信用建设实践。
在专题研讨环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实践研讨”主题论坛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城市信用建设提供了启示和见解;“新时代中国特色信用理论和信用教育”分论坛通过深入研讨,为未来信用理论和信用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个人征信制度建设前沿实践和探索” 分论坛凝聚各界智慧,为中国特色个人征信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