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把拉家常简称为“拉家”,发音为“lǎjia”。“拉家”的内容可以无所不包,从照顾老弱病残、调解邻里纠纷,到参与农村建设、清洁村庄环境……形式可以任意而为,地点可以随时而定。
在大安山乡瞧煤涧村的大街小巷、村民炕头,就活跃着一支由张茂金、齐小强、杨文辉、齐尚谦为队长的老党员“拉家”队。他们是村党支部领导的红色宣传队,是一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志愿服务队,通过采用“拉家”这种方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村子办了很多实事、好事。
矢志传承红色基因
“拉家”队成员张茂金是共和国同龄人,二十一岁入党,任生产队长、村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后调任乡武装部部长、农工商总经理。曾在一次组织民兵训练时,一位民兵由于精神紧张,把手榴弹丢在脚下,千钧一发之际,张茂金一把抓起嗞嗞冒着黑烟的手榴弹扔了出去。
这位王杰式的英雄,退休后始终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他给自己定了两条基本规矩:一是时刻不忘党员的身份,不给党旗抹黑,不给组织添麻烦;二是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教育子女一心向党、为党、护党,永远跟党走。在他的教导下,他的三个子女都光荣地成为了中共党员,大儿子张春勇还得到全村人的支持,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
常言道:好马还需鞭催,响鼓也用重锤。自打张春勇当上书记那天起,十几年来,张茂金经常用重锤敲打他,坚持不懈地给他看“歪正”。
“当书记,就得老老实实地为村民办事、谋幸福。干不好,就别占着这个位置!”
“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当干部,要清清白白,不能昧良心、存私心,不能为自己捞好处。”
……
张茂金与儿子既是父子关系,又是同志关系;既以父亲的身份语重心长地教育、引导、帮助儿子,又以普通党员身份义正言辞地告诫、提出批评建议,履行党员义务和监督领导干部的责任。
瞧煤涧村是个极度缺水的村,干旱季节,都得雇用车辆到外村去取水,吃水成了大问题。在张茂金的建议下,张春勇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在2015年让全村实现了家家户户有水窖,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与张茂金一样,老党员们都把红色基因传承作为余生的首要任务。曾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年的齐小强,患腰间盘突出,走路都须拄拐杖,但人老心不老,十分关心村里的工作,热情支持年轻干部的成长,对自己的子女更是不忘教育,总是告诫他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什么时候都不能胡闹”“该你拿的拿,不该你拿的一点都不能拿,拿了就烫手”。他的三个子女全部入了党,在工作中有着出色表现;曾任村主任的齐尚谦,时刻不忘教育子女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三个子女也全入了党,一家两代八口人,有五人是共产党员。
瞧煤涧村的老党员们就是这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以身教与言传,教育着子一辈、孙一辈,传承着红色基因,影响着每一位村民。
凝心聚力美丽乡村
瞧煤涧,清代成村,因山涧中煤层裸露,肉眼可见,因此得名。村子很早以前就有煤炭开采记录,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挖煤、卖煤成了全村唯一的主导产业,占全村经济总量的90%以上。煤矿资源鼓了村民的腰包,却挖断了村民赖以生存的水源,大大小小的河沟港汊干涸了,庄稼长不了,青山绿树被黑煤灰覆盖,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
2005年大安山乡全面煤矿关闭后,村里失去主导产业,集体经济收入一落千丈,全村300余名劳动力失去就业岗位,依靠煤炭产业收入为村民发放的各项生活福利也取消了。开了一辈子煤矿的村民没了产业、断了财路,一时难以接受,人人怨声载道,有的顶着不办,有的拖着不关,有的等待观望。
面对这种情况,张茂金、齐小强等老党员,首先说服自己的子女亲友率先关掉煤矿、煤场,并对身边的乡亲们说:“开煤窑是来钱,但吃的是祖宗,坑的是孙子,我们应为子孙后代着想。”凭借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他们说服和影响了一大批人,促进了关闭煤矿的进程,全村101座煤矿及其附属企业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全部关闭。
煤炭产业退出了,发展什么新产业,成了全村面临的中心课题,也是老党员们十分关心的问题。2015年,在区、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决定将本村5800亩山场租赁给一家企业,建设“国家全山地运动度假公园”,发展旅游。这一决定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但也有少数村民不理解,提出了不合理的补偿要求,否则就不让开发商开工。对此,老党员们利用亲友聚会、街头聊天等时机讲政策,分析利弊,提出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只有旅游业发展了,村民才能致富。最终,经过大家齐心努力,该项目进展顺利,越野运动公园核心区基本建成,开始运营。
为了加快落实村党支部确定的“民俗旅游”发展战略,老党员们积极动员子女、亲友和身边的人,参加村里的危旧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废旧矿山生态修复、荒山荒坡造林、生态农业综合治理等工程,认领产业发展项目,利用本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党支部领导和大家努力下,村里成立了“鑫丰绿野种植中心”和“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有五户村民领取了民俗旅游接待户执照,产业转型迈入了快车道,成为大安山乡产业转型示范村。
恢复绿色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瞧煤涧村的老党员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所能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齐尚谦喜好干净整洁,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种植了花草树木,把自己的家拾掇得像个小花园,成为家庭环境建设的典范。张茂金、齐小强经常到村里街道转一转,看到地上的废弃物就顺手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从山上滚落的石头,就把它搬到路边不碍事的地方;路边长杂草了,就顺手把它拔掉;哪里有卫生死角,就随时向村委会反映;见到街坊四邻,就积极宣传“美丽环境靠大家”的道理。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村民们都主动维护环境卫生。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自家门前脏了,都自动打扫干净。过去,有些村民在大门口堆些柴草或杂物,影响观瞻,说什么都不肯搬走,现在,只要党支部有要求,村民们马上自动清除。村里的卫生好了,环境美了,村民们心情特别舒畅。
倾情助建社会和谐
俗话说,马勺总有碰锅沿儿的时候。瞧煤涧村400多户、900多人,干群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产生些摩擦和矛盾。有的因利益而起,有的因性格不合爆发,有的因言语不周吵得脸红脖子粗,一般没什么大事,但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和谐。
为了化解这些矛盾和纠纷,平时,老党员们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消除村民对党和政府的不正确认识;宣传党支部、村委会的决策和工作措施,化解群众的误解和疑虑,以及不满情绪;宣传“家和万事兴”“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营造团结稳定的和谐氛围。对村里偶尔发生的磕磕绊绊的小纠纷、小矛盾,老党员们就利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劝解。老党员杨文辉曾任村支部书记,退职后,他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本村的历史文化、以及村名、地名的由来挖掘整理出来,让村民记住乡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邻里和谐。街坊邻里谁家有了矛盾,他都主动出面进行调解,化解了隔阂,使之和好如初。
瞧煤涧村有两户残疾人家庭,一户是七十多岁的老两口三十七年来守着一个全身瘫痪的儿子,另一家是一位母亲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女儿。看到这种情况,张茂金、齐小强十分揪心,两人一商量,决定每年给两家各1000元现金,帮他们解决生活之忧,并动员有条件的党员都献出一点爱心。村里还有不少“留守老人”,儿女长期在外打工,难免感到孤独,每当重阳节时,张茂金就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吃顿饭,聊聊家常,使这些老人感到特别温暖和幸福。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乡村医生齐尚谦就是村民健康的守护神。50多年来,他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管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不管酷暑严寒、风天雨天,谁家有了病人,随叫随到,从不推辞。瞧煤涧村,分四个自然片,片与片之间相隔二三里地,因为道路崎岖,齐尚谦出诊只能步行,有时一天夜里就要出两三次诊。
在日常生活中,谁也免不了会遇到些难过的坎儿,需要有人帮一把。每当这时,齐小强肯定伸出热情之手。村民们亲切地称他“老万”,意思是无所不能。谁家盖房少几根椽子、搞建筑缺几袋水泥、建大棚需要购买彩钢、办红白喜事餐具不够等等,他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从不嫌麻烦。谁家有人生病了,或住院了,他都拄着拐杖去探望。去年夏天下大雨,他发现村里的河道被石块、树枝堵塞了,洪水冲到了公路上,威胁着公路下边的民宅,他立即找村委会,调来了铲车,消除了隐患,防止了房倒屋塌的悲剧。
老党员们的一言一行,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们,各级领导也表扬他们,而他们认为这都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而且总认为自己做得太少了。他们说:“作为共产党员,不像党员的样儿,不干党员的事儿,还叫什么党员?”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村的党员都自觉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许多村民也都跟着学。共产党员王振金,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义务去当厨师,谁家缺点儿水泥、沙子什么的,总是无偿赠送。村民赵长林,快八十岁了,谁家有点垒垒抹抹的活儿,他都主动去帮忙。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瞧煤涧村仍然保持着邻里互帮、守望相助的传统和浓浓的乡情。
组队“拉家”文明乡风
瞧煤涧村共有79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的33名,他们不但人数多、比例高,而且觉悟高、党性强,有智慧、有威望、有热情。2017年底,瞧煤涧村党支部决定成立“老党员‘拉家’队”,即由20名身体尚好、政治过硬、威望较高、能力较强的同志组成老党员志愿服务队,主要以“拉家”的方式开展工作,分为“信之队”“礼之队”“德之队”“智之队”4支小队,每队5人,分别由张茂金、齐小强、杨文辉、齐尚谦任队长。“信之队”,以“信念、信仰、信义”为重点,教育引导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讲规矩、守纪律,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助力全村转型发展,凝聚共建美丽乡村的思想共识;“礼之队”,以“礼法、礼仪、礼节”为主要内容,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乡风,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德之队”,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围绕“最美家庭”创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尊老爱幼,反对遗弃虐待,提倡勤劳致富,反对游手好闲,提倡邻里互助,反对斤斤计较,提倡干净整洁,反对脏乱差污;“智之队”,以“明智、献智、聚智”为主要内容,教育村民树立“不等、不靠、不观望”的思想,把村民的聪明才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出来,紧紧凝聚起来,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共建美丽家园。
这些老党员,不负组织的重托,他们表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有生之年,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努力为党旗添彩。
站在瞧煤涧村最高峰——白草尖的峰顶上,极目远眺午后的太阳,虽不如八九点时那么朝气蓬勃,也不如正午时那样火辣热烈,但依然绚丽夺目。时至黄昏,仍然晚霞满天,映红了大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在这块土地上生、在这块土地上长的老党员们,无私地播撒着光和热!